炎德英才大联考(附中版)湖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二)2历史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附中版)湖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二)2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海淀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8.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世纪和1625年前的近代早期,关税的确立和征收主要是国王特权作用的结果,议会仅名义上部分享有关税权。1625年后,随着议会夺权斗争的高涨,关税的课征权以及税率的制定与调整权逐渐落入议会手中。相应地,关税性质也由国王的特权税转而成为处于议会直接控制下的间接税。王权复辟后,非常国会批准国王可终身课征关税,使得议会对关税的控制大打折扣。1690年的议会财政法案,议会仅批准国王可连续课征关税4年。在确保议会经常召开的基础上,议会全面加强了对关税课征权和日常管理的控制。摘编自于民《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英国关税性质的演变》材料二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工业生产力发展,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渴望开拓世界市场,但重商主义主导下的《谷物法》阻碍了其发展。贵族阶层因利益关系坚持《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认为其会提高生产成本、招致关税报复,因此反对该法。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主张保护关税,李嘉图则支持自由贸易。后议会于1846年6月通过废除《谷物法》的议案,争论最终以自由贸易的胜利而告终。19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萧条”,欧洲各国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但英国坚持自由贸易政策,导致其不能保护国内市场。1903年5月,张伯伦发表了《伯明翰宣言》,认为实行贸易保护建立帝国特惠才是摆脱困境的最好办法。工商业资本家与土地阶层都认为有必要再次实行贸易保护,金融家则希望继续推行自由贸易。争论的结果是自由主义再次获胜,但英国经济并未好转。(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世纪到近代早期英国关税演变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两次关税与贸易问题争论的焦点,并分别指出其出现的原因。【答案】(1)特点:主要围绕议会和国王争夺关税权展开;阶段性明显,过程曲折;关税性质由国王特权税转变为议会间接税;关税控制权由国王逐步转移到议会手中。(2)焦点问题: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还是自由贸易。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重商主义思想占主导;旧贵族阶层维护自身利益;经济学家的不同观点的影响。第二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实力相对衰落;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影响;自由贸易的端显现;经济危机的影响。【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题。时空:中世纪到近代早期(英国)。特点:据材料一“关税的确立和征收主要是国王特权第11页/共16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