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金太阳(24-578A)历史答案

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金太阳(24-578A)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海淀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4.17世纪前期,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写道:“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这段记载可用来说明A.东西方的物品交流速度加快B.海上丝绸之路得到稳步发展C.中国与美洲开始了直接往来D.我国可用食物种类更加丰富【答案】D【解析】明朝《农政全书》记载了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的形态特征和食用方式,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非洲等地。马铃薯传入中国,增加了食物种类,故D项正确;马铃薯传入中国体现物种交流,但没有与此前进行对比,不能得出“交流速度加快”,排除A项;马铃薯是因为新航路开辟而非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排除B项;马铃薯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并非直接从美洲传入中国,不能断定“中国与美洲开始了直接往来”,排除C项。5.下表所示为1899一1904年清政府参与的国际公约一览表。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名称签订时间、地,点中国批准或加入时间《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1890年7月5日布鲁塞尔1894年4月1日《航海避碰章程》1889年华盛顿1896年年底《红十字公约》1864年8月22日日内瓦1904年7月24日《改善战地军队伤员境遇的公约》A.外交近代化的趋势B.利用国际法维护主权完整C.开始融入国际社会D.官员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899一1904年清政府参与的国际公约”可知,1889一1904年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国际公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治理,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清政府利用国际法维护主权完整的史实,排除B项;材料不能表明这一时期清政府才开始融入国际社会,且该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签订国际公约并不意味着清政府官员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宫员的法律意识方面的情况,并且材料只能体现这时期清政府外交逐渐近代化的趋势,排除D项。6.科举制废除后,知府何刚德说:“从前寒士读书,无所谓学费,如今学生无论贫富,学堂一律收取学费,很多的贫寒子弟失学。”湖南举人李蔚然也发文抱怨“今学堂学生,近城镇者入之,僻远不与;有势力者入之,寒微不与”。这说明科举制的废除A.损害普通民众利益B.引发新的社会问题C.导致社会流动停滞D.遭到守旧势力反对【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从前寒士读书,无所谓学费,如今学生无论贫富,学堂一律收取学费,很多的贫寒子弟失学”可知,近代学堂教育存在地域差异和社会群体接受教育程度的不衡现象,从而引周周测·历史二十第2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