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历史(YL)试题

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历史(YL)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海淀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B.“北归”体现了单于摆脱困境的迁徙方向C.“与为盟约”实现了汉匈世代的友好交往D.“受天不祥”彰显了“君权神授”的理念5.从唐末五代到宋仁宗时期的一百五十多年里,中国的政治舞台经历了一个由武人专政转向恢复文官体制、重建士大夫政治传统的演变过程。这一转变主要基于A.君臣共治天下局面的形成B科举制的开创与发展完善C.宋初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的教训D.宋仁宗开始确立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6.万历《歙志》曰:“传云,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而今则一切反是…最反者则曰江淮之南…人人皆欲有生,人人不可无商贾矣。”所以时人林希元说:“今天下之民,从事于商贾技艺、游手游食者十而五六。”由此推断,当时这一地区A.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传统社会经济结构解体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7.美国历史学者斯蒂芬·哈尔西认为,1850年后欧洲帝国主义的威胁促使中国开始进行自17世纪以来最具革新性的国家建构活动…在这一期间,中国通过有意识的模仿和自己的摸索尝试,借鉴了欧洲国家的某些特征。下列属于晚清中国“革新性的国家建构活动”的是A.发动戊戌政变B.设立学堂选官制C洽商“东南互保”协议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抗战期间,华侨的捐献活动遍布世界各地,大量侨汇成为国民政府财政的重要补充。以陈嘉庚等人为代表的侨胞还在西南积极投资工矿、垦殖、医药等产业。在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宣传中国抗日的决心及恳请各国援助,获得很好的回响。这主要体现了A.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正在日益恶化B.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抵御外来侵略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华侨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9在我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共32人,包括了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社会公众领袖和专家们。宪法草案经过了三次规模巨大的群众性讨论,人民讨论进行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人有一亿五千多万人。这表明A.宪法制定过程具有民主性广泛性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基本完成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10.“世界历史以及各个文明地区的历史,其记录与叙述都是轴心文明的创立者,诸轴心文明分散在亚欧大陆相距遥远的地区,都有着对人类普遍秩序的构想和思考。”材料表明A.古代文明遵循着完全相同的发展轨迹B.早期人类文明间有密切的交流C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D.亚欧大陆有着一样的地理环境11.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某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该城A.交通四通八达港口很繁华,成为蒙古第三次西征的目标B.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标准C.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D拥有藏书丰富的缪斯宫博物馆,成为新的帝国文化中心12.“从文化构成上看,阿拉伯文化主要是由阿拉伯本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以及希腊、波斯、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