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临渭区2024年八年级模拟训练(三)3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海淀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临渭区2024年中考模拟训练(一)历史答案
2、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模拟考试卷
3、2023-2024八年级历史模拟卷
4、2023-2024八年级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5、2024年中考模拟卷八年级历史
6、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模拟考试卷
7、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模拟考试卷浦东
3答案(历史))
大单元学三步一体高效训练岁红评记4.因三省长官品位崇高,唐太宗不欲轻以授人,因此借用“同三品”(唐代任宰相者之衔名)之类,让品位较低或闲散的官员参与大政,充任宰相。这样既能很好地发挥三省的作用,又便于对官吏进行任用。这一措施的实行A.利于加强君主专制B.造成了行政机构的冗繁C.减少了决策的失误D.推动权力的制约与衡解析:根据材料“让品位较低或闲散的官员参与大政,充任宰相。这样既能很好地发挥三省的作用,又便于对官吏进行任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让品位较低或闲散的官员参与大政,充任宰相,宰相人数增多,这就削弱了宰相的权力,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宰相的任用,没有涉及行政机构的冗繁,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与减少决策失误无关,排除C项;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君主专制,不可能实现权力的制约与衡,排除D项。答案:A5.唐朝在西州推行了服劳役的制度,这在吐鲁番出土的诸多雇人上烽契约文书中得到体现,如阿斯塔那326号墓所出土的《唐西州高昌县武城乡张玉追雇人上烽契》(见下图)。1.正月廿八日武城乡2.银钱八文雇同乡人解知德当柳中☐壹次拾伍日其钱即日交相付4.若烽上有留官罪壹仰解知德当张玉通悉不知☐有先悔者一罚6.贰入不悔人指为记钱主追8.受雇人知德保人张板德这可用于说明唐朝A.吐鲁番百姓赋役的沉重B.西州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C.政府对西州的有效管理D.租庸调制在西州顺利推行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西州推行了服劳役的制度,《唐西州高昌县武城乡张玉追雇人上烽契》的详细记载,反映了唐朝政府对西州的有效管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唐朝吐鲁番百姓赋役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在吐鲁番实行以庸代役,但据此不能反映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租庸调制在西州顺利推行,排除D项。答案:C6.唐代以前,中国实行的是“以人丁为本”的税收制度。唐玄宗时,为了弥补国家财政不足,在实行租庸调制以外,又将地税和户税定为常税,赋税制度开始由“以人丁为本”向“以资产为宗”过渡。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确立了我国“以资产为宗”的赋税制度。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A.农民人身依附逐渐减弱B.商品经济日益发展C.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D.人头税被彻底废除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赋税制度由“以人丁为本”向“以资产为宗”过渡,说明农民人身依附逐渐减弱,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无法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排除C项;我国人头税被彻底废除是在清朝,排除D项。答案:A7.敦煌壁画中的观音菩萨形象经历了一个由男身、男身女相、女身男相,直至完全女性化的整体演变过程,到了唐代后期基本定型。观音菩萨形象的转化,既保持了其宗教的神性,又融入了人性的色彩、母性的慈祥与女性的温情,体现了儒家所追求的“中和美”境界。观音菩萨形象的转化体现了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女性社会地位提高C.儒学主流地位稳固D.佛教的本土化趋势解析:根据材料“观音菩萨形象的转化,既保持了其宗教的神性,又融入了人性的色彩、母性的慈祥与女性的温情,体现了儒家所追求的‘中和美'境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敦煌壁画中的观音菩萨形象的转变,符合中国儒家思想的特点,体现了佛教的本土化趋势,故D项正确。材料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无关,排除A项;观音菩萨形象由男身直至完全女性化的演变过程并不能说明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佛教的本土化趋势,并非儒学主流地位的稳固,排除C项。答案:D1425ZCYK·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SD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