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海淀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交流,排除B项;C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改变食物结构,排除D项。14.B从图中的“信息”“电子”“GPS”“决策支持系统”等关键词可看出,“精确农业”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而“精确”,这是在对数字信息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明农业被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故选B项。15.A据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东亚国家都参加了很多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组织,但是东亚各国之间没有组建区域组织加之各国的历史恩怨,特别是中日、中韩的历史矛盾,这都限制了东亚各国之间建立区域合作性组织的可能,因此东亚国家进行区域合作的基础较为脆弱,故选A项。16.A从材料提供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急剧上升,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取得长足进步,这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生产力发展改变经济结构,故选ABCD与材料无关。17.A根据“员工和工人们因地铁可以居住在距离单位很远的地方”可得出新的大众交通工具改变了城市居住格局,A项正确。贫富差距、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C,员工居住地离单位的距离与民众间的情感并无必然联系,排除D项。18.B医疗卫生体系比较发达的美国,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却暴露了一些问题,注重获得和维持其医疗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优势,却不注重公民的医疗福利与公平,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美国医疗体系具有清晰的霸权国家特征,B项正确。AD说法绝对;C创新未受束缚。19.B根据材料可知,针对发展中国家,关贸总协定规定了“不完全相等的优惠待遇”,这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符合世界经济运行发展的实际,促进了世界贸易的长远发展,体现了世界贸易规则的理性化特征,B项正确。A与材料无关;CD说法错误。20.C根据材料“加速发掘各个文化传统中那些最本质的、最必然的与其他传统文化相通的即‘人心之所同然’的共同价值观念”可知,该学者认为全球化时代“东方文化复兴”是挖掘不同文化之间共通的本质内容,这就有利于促进东方文化形成一个整体,是加速全球文化整合的表现,故选C项。A不符合材料主旨融合;B未涉及;D说法错误。21.D根据材料“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增加了七项关于人权的条款,1948年联大又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对《联合国宪章》人权条款作出权威解释”可得出人权问题从战前到战后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二战后人权保护上升为国际条约义务,D项正确。AB说法错误,C排除美国。22.B从材料可以看出,二战后的新兴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既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性,也立足于本国本民族的传统,这体现出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故B项正确。AC与材料无关,D说法错误。23.B依据材料“到了1844年,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等,其已在城市普遍出现”并结合所学可知,各国城市普遍出现了公共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等,这种现象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顺应了民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故选B项。A不能得出;C时间错误;D不合史实。24.B根据材料可知,迈耶斯及其冷战委员会的一系列活动激发了美国社会各界对冷战宣传战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对外冷战宣传战略的实施,故选B;材料未能体现政府重视,排除A;在一定程度推动了苏联解体,但不是导致,排除C;冷战序幕解开的标志是丘吉尔铁幕演说,排除D。48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