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海淀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AB测试示范卷教学札记全国@@所名校高三AB测试示范卷·历史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第一套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周A卷)(40分钟100分)考情分析,鼠微信扫码兼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如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华夏高考对接点认同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等学习疑难点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内容,等等观看微课视频典型情境题1,3、7、1012课外习题解析下载复习课件第I卷(选择题共60分)题序123456101112答案BBDBBCD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二里头遗址被认为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二里头文化遗存中,虽然发现了诸多铜器,却没有发现任何青铜农具。年代与二里头文化遗存相当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朱开沟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存中均发现了铜器,但同样没有发现青铜农具。这折射出二里头文化时期A.青铜冶炼未成为独立部门B.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C.统治者不重视农业的发展D.神权与王权结合紧密【解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在二里头文化遗存及同时期文化遗存中,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已获得了初步发展,但尚未应用到农业生产工具上,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B项正确。仅由材料无法得知青铜冶炼未成为独立部门,排除A项;仅由材料看不出统治者对农业的态度,排除C项;D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答案】B2.1976年,殷墟遗址的一座中型墓中,共出土青铜器、玉石器、象牙器、陶器等各类随葬品1928件,其中铜器460余件,有相当一部分铜器(如下左图)上都铸有“妇好”二字(如下中图)。已发现的甲骨文中,也有一百多处有“妇好”二字(如下右图)。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商朝时期女性政治地位较高B.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史料记载C.商朝青铜铸造技术发展迅速D.金文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解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在殷墟妇好墓出土之前,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对“妇好”的记载,而殷墟妇好墓的考古实践再次证明了妇好的存在,这说明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史料记载,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片面,材料并未提及妇【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Q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