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高三24·G3AB·语文-必考-QG 语文1-3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海淀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不同叙述人称作用的能力。首先比较阅读两则文本,然后结合内容理解分析采用不同人称叙述的作用,最后概述答案并分点作答。10.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1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掌握文言知识的能力。两句中的“称”字含义不同,前者为“符合,相称”,后者为“称述,描写”。1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概述文章内容的能力。“但这些书都是古人的陈词滥调”理解错误,依据原文“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可知,这里是说自己读的书都是写古人过去的事情,并没有贬低这些书的意思。13.(1)博览(遍览)天下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结交朋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的气概。(得分点:“周览”“交游”“疏荡”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2)所以毅然离开了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来了解天地的广大。(得分点:“决然”“舍去”“知”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1)句得分点:周览,博览,遍览;交游,结交朋友;疏荡,疏放不羁。第(2)句得分点:决然,毅然,断然;舍去,离开;知,了解。14.①苏辙爱好写文章,认为写文章就得“养气”。②“养气”除了读书之外,还要寻访“天下奇闻壮观”,苏辙以此作为求见的理由。③只有见了韩太尉,才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概述文章特定内容的能力。首先理解原文大意,理清行文脉络;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苏辙谈“养气”的原因;最后概括答案,分点作答。【参考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思考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学了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与他浩然之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博览(遍览)天下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结交朋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的气概。这两个人,难道是常常拿着笔写作这样的文章就成功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浩气充满在他们的心中而溢露到他们的形貌之外,跃动在他们的言词里而表现在他们的文章中,但他们自己没有觉察到。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游的不过是乡间邻里的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事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的陈迹,不能激发我的志气。我担心因此而埋没了自己,所以毅然离开了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来了解天地的广大。我路过了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我瞻仰了天子宫殿的雄伟,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雄伟和壮丽。我见到了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见了他秀美俊伟的容貌,同他的门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的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天下士民倚仗您而平安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发难,您在朝廷之内就如同周公、召公那样辅佐君王,您在边城就如同方叔、召虎那样御敌安边。然而我还未曾见到您啊。况且一个人从事学习,如果不立志在远大的方面,即使学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我这次来到这里,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却因还没有拜见太尉而感到遗憾。所以希望能够亲睹您的风采,听您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了。我还年轻,还不能够通晓当官的事务。我先前来京都应试,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官职),也不是我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而等待朝廷的选用,使我能够悠闲几年,我将进一步钻研作文之道,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如果认为我还可以指教而屈尊给我以教诲,更是我的幸运了。15.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鹭鸶自视清高,不需要人们来夸耀其洁白”理解错误,应理解为“鹭鸶不要向人们夸耀自身的洁白”。16.①杜诗运用了白描和比喻手法,(1分)运用白描勾勒出了鹭鸶“雪衣公子”的形象,还把落在树上的一群鹭【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23-344C·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