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海淀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9.B【解析】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所有制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故选B;A项时间不符故排除:我国公有制经济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因此D选项为错误选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属于对内改革,因此C选项排除。10.D【解析】A选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中世纪封君封臣制的特点;B选项中世纪“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指农奴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即获得市民身份并享有自由;C选项为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点;D选择中的西欧中世纪大学具有自治地位,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符合材料信息,故选D。11.A【解析】由题干中提炼关键信息“法兰西人民的代表们”,“呈现人类自然的、不可让渡的与神圣的权利”可知该宣言是法国的《人权宣言》,在《人权宣言》中宣扬了天赋人权、自由等的思想,故选A;“民族独立”是美国《独立宣言》的内容之一;“君权神授”是专制主义思想;“三权分立”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了。12.B【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随即产生。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故选B。13.C【解析】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扩大,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而华盛顿会议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洋地区的关系,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答案AB内容均不符史实,D公公正性与史实相悖。故选C。14.D【解析】二战结束后,美苏之间开始冷战,美国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帮助西欧重建,根本目的是控制西欧以遏制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故选D。1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跨地理学科综合性考查。根据题干信息“1956年”、“非洲”、“苏伊士运河”可知是埃及,再识别非洲独立进程图埃及在图中②处,故本题选B。二、辨别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把“李清照”改为“辛弃疾”【解析】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继承了前朝豪放词风,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应是南宋词人辛弃疾。(2)【√】(3)【×】把“解放战争”改为“抗日战争”【解析】《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谱写时代强音,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歌,不是解放战争时期。(4)【×】把“古巴比伦”改为“古印度”【解析】古印度人发明了从0到9在内的“阿拉伯数字”及简单的计数法,后经阿拉伯历史试题答案第2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