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海淀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A.领导人意志决定国际关系走向B.英法两国存在严重的利益分歧C.欧洲经济一体化潮流无法阻挡D.世界多极化趋势遭遇巨大挫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五四运动后的十余年间,中国学术界的国故整理运动影响深远。1923年2月,张君动在清华大学发表淀讲,提出科学只能创造物质文明,无法解决人生观问题。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就是西方物欲横流的结果。梁启超是张君动的支持者,他肯定科学的作用,但不承认科学万能。同年11月,胡适提出中国还不曾享受科学的赐福,因此不必菲薄科学。陈独秀对此问题另辟蹊径,强调“只有客观的物质原因可以变动社会,可以解释历史,可以支配人生观,这便是唯物的历史观”,并以此为指导区分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1935年,十位教授联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同年,胡适在《充分世界化和全盘西化》一文中把1929年《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中“全盘西化”的提法修正为“充分世界化”。-摘编自关爱和《文化自信与中国现代学术百年》(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者文化自信增强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项推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对西方文化态度变化的因素,并说明理由。(6分)1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丝绸之路开凿甚早,初以丝绸、瓷器为主打产品。唐朝陆羽首创“煎茶法”,改变唐初落后的饮茶习俗,形成了“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的兴盛局面,并培育了大唐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饮茶之风。回鹘居于丝绸之路之上,其盛产马匹;饮茶之风兴起后,“回鹘入贡,以马易茶”,由此开启与唐朝的茶马互市。唐朝在边关设有专区用以双方交易,唐中后期,多次与回鹘进行以茶易马的交易,交易的马数量达万匹。回鹘粉演了中外贸易间的中转角色,茶叶沿丝绸之路由回鹘传到波斯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各国乃至罗马。据文献记载,唐代茶叶是“浮梁、歙州,万国来求”。一摘编自丁文《中国古代茶叶经济与丝绸之路》材料二自宋代开始,茶叶依靠陆上丝绸之路销往西亚和西非等地,依靠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南洋和日本等地;明清时期,茶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欧洲和北美等地。中国茶和茶文化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中共十八大以来,平主席在外交活动中多次提到中国茶文化,他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当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部署,有利于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对接。传播和弘扬中国茶文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正处于大好时机。2017年,多部门联合发布【高三历史第4页(共6页)】807C)·HE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