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海淀八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秘密·2022年12月15日17:45前重庆市2022-2023学年(上)12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三历史2022.120001000000g0【命题单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战国后期,荀子到秦国访问,他对人讲述访问观感时说:“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据此可知,荀子认为秦崛起的原因是A.士阶层的崛起B.良好的吏治C.法家思想的推行D.强大的战斗力2.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鲜卑与汉族的界限,改变了鲜卑与其他民族的界限。这样,大家只要处在北魏政权下,就无所谓夷夏之分,如此一来就消除了统治者的自卑心理,政权也变得堂而皇之了。…从历史发展来看,虽然后来又经历了东魏一北齐鲜卑化的老路,但随着西魏一北周对东魏一北齐的统一,“华夏混一”观逐渐形成,各族人民已无区分谁为夷狄、谁为华夏的必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北魏政权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B.魏孝文帝改革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D.魏孝文帝改革不利于鲜卑文化的独立发展3.公元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愁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有利于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C.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4.下列表格将郑和下西洋和欧洲大航海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对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此解读更为全面的是船队性质经费来源航海日的船队成员扮演角色中国皇朝特遣船队国库支付宣扬国咸官吏、士兵、水外交使者手、工匠股份公司和私人集探险、寻找新冒险家、投机商随民者、通商欧洲私人航海探险队资为主,玉室赞助土地、黄金水手、工匠者、海盗A.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远大于同时期欧洲B.欧洲的地理知识比当时的中国要更为丰富C.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奉行和外交原则D.追求经济利益使欧洲航海活动更具持久性5.有学者在评论明清时期的某部著作时说:“一百二十多幅图画既说明技术,又描写人物,详细地描绘了农业、手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等各行各业的情景。”这部著作最有可能是A.《梦溪笔谈》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6.“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首民谣反映了近代中国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C,民族工业快速发展D.传统衣食结构的改变7、马克黄在《世界文明史(下)》记载到:当道义的愤怒仍然同旧时代连在一起的时候,正义者是不高三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
本文标签: